唐朝末年充满了内忧外患,很多文人墨客都曾亲眼目睹藩镇割据、宦官当政的混乱局面,同时他们又因烽火硝烟而四处飘泊、无处安身,从而经常有一种风雨飘摇的感觉。

诗人们明显地感觉到大唐王朝正逐渐地走向下坡路,再也不可能恢复往昔盛世的辉煌与荣光,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伤感和惆怅。

才子们在悲怨的同时,也时常挥洒笔墨,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、以及对生活的态度。下面介绍韩偓的《深村》,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悠闲,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。

《深村》

唐末 · 韩偓

甘向深村固不材,犹胜摧折傍尘埃。

清宵玩月唯红叶,永日关门但绿苔。

幽院菊荒同寂寞,野桥僧去独裴回。

隔篱农叟遥相贺,伫看芳田膏雨来。

韩偓虽然才华横溢,仕途也比他的姨父李商隐顺利得多,可是由于生活于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,他深感才不尽用、壮志难酬,更看不惯朝堂中争夺不休的场面。他不愿随波逐流,于是便徜徉于名山大川之间,享受悠然忘我的生活。

韩偓年少时就有诗名,丰富的人生阅历,坚持不懈的笔耕,使得他的诗歌作品题材广泛、数量众多。诗人年轻时顺风顺水,其作品多抒写春风得意的感受。

中年时遭遇了很多挫折,才子便在诗行中表达出内心的悲愤和不平之意。晚年看淡得失,韩偓的诗风又变得恬淡闲适。这首诗就创作于作者晚年,体现了隐居生活的安逸和自在。

诗的大意是:作者觉得自己本来就难堪大用,宁愿隐入幽深的村庄,也胜过在尘灰中被摧折不停的窘境。清静的夜晚,诗人悠然地赏月,唯有红叶在月光下显得极其耀眼。漫长的白昼里,才子关门闭户,一直无人光顾,只有绿苔担心诗人感觉寂寞,不知不觉地就爬上了台阶和墙柱。

幽深的院子里,光线黯淡,菊花长势荒芜,似乎也同样感受到了一份寂寞。当高僧在郊野的桥头上挥手告别之后,诗人独自徘徊,心里更是彷徨不安。邻家的老叟隔着篱笆遥相祝贺,脸上还洋溢着一份即将丰收的喜悦,诗人却久久地伫立在肥沃的田亩中,期待着一场滋润庄稼的及时雨。

韩偓晚年离开朝堂,隐居于乡野,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。虽然生活清贫,却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应酬,也不必为一些俗事忧愁。作者在开篇就诙谐地说自己“固不材”,与其被百般摧折,不如隐居于幽深的村庄。

尘埃”,象征着朝堂里那些整天追逐名利之辈。他们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,可以采取各种手段,心中根本没有善恶的概念,甚至早已忘记了儒家的“仁义”二字。所以作者要远离他们,与那些善良和淳朴的村民们结邻而居。

接下来的两句抒写了作者的隐居生活,诗人白天闭门读书、写作,由于远离朝堂,又辞去了官职,可谓门庭冷落鞍马稀。不过诗人还有明月相伴,红叶可观,更有青苔懂得他的寂寞,愿意无私地守护着他的草庐。

颈联转而展现出一派凄凉和惆怅的情绪,诗人每日生活在幽静的氛围里,虽然无人搅扰,但也不时地觉得寂寞,心绪茫然时,甚至忘记了为菊花浇水。“同寂寞”三字,采用移情手法,尽显作者的孤寂之感。而唯一可以相互畅谈的僧人也离开了身边,让作者顿时陷入了极度空虚和孤独之中。

好在诗人还有一些淳朴的乡邻,他们虽然不能理解诗人心中所想,却可以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难题。老叟看见诗人开垦的荒地即将迎来秋收,便隔着篱笆表达祝贺。

膏雨来”三字,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,诗人衷心祈祷风调雨顺,百姓们的辛勤劳作可以收获硕果。全诗采用白描写法,没有晦涩难懂的典故,也不见精妙的修辞手段,却细腻地刻画出作者隐居的生活,以及诗人复杂的情思,堪为佳作!

关于我们
免责声明
网站首页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豫ICP备2023030568号-2

©2024 清远句子_句子大全 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