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年前,不了解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的含义,多次翻看部分节选,常常以“不知所云”的感知结果,结束了几次持续阅读的计划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经历了各项工作和生活历练后,逐渐对古文中同样一些话语,在不同的时刻,有了更深刻的体会。尤其是近期,学习领悟了一些名言字义本意之后,由衷感叹:少年不知先哲意,读懂已是天命时

起因是疫情期间,准备一份关于汉字起源的课件,花了一些时间了解和学习汉字的原始字义,尤其是(战国时期)东土六国的古文字。在这一学习、研究过程中,偶尔发现了一些当代常用字非常有趣的原义奥秘,不禁心生欢喜,结合最近几年对儒学及“四书”的学习理解,做一番整理,体现在下文中。

坦白来讲,对于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春秋》五经,除了对《易》近期有系统学习和揣摩之外,其他四经并没有读全。“四书”中,《论语》和《孟子》十几年前通篇阅读过几次,当时觉得很多语句,很有道理,但对其整体内容还是不甚了解。《大学》中的条目,十几年前虽然幸运地得到过当代儒学代表成中英先生的点拨,但是当时基于自身理解能力,看法还较片面,不成系统。

最近有了更多的时间,重读了《大学》和《中庸》,突然之间,感觉到“四书”作为一个连贯的体系和脉络,其实有一些提纲挈领的核心论点。现在认识到,《论语》的核心,讲“仁”,讲孔子的仁道;《孟子》谈“义”,讲舍生取义的义;《大学》是大人之学;《中庸》讲,如何“正确选择,形成习惯”。通过自己一些感悟,逐步将“四书”的核心思想,第一次作为一个整体,融会贯通起来。依据最近对其核心词字义的理解,将“四书”的核心思想,贯穿归纳为五个字,“人于天地中”,觉得这是原始儒学带给中国文明史的重大贡献,对于中国人精神内涵和集体人格的塑造影响深远。

以字形寓意,重新解读“仁“字

五个字-“人于天地中”这句话的感知,不得不从“仁”谈起,即孔子所赋予“仁”的概念。近几十年来,各家谈“仁”字时,都回到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,所谈“仁”是“从人从二”,大多解释都讲,“仁”是二人之间的关系,“仁”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是的,这个解释,听上去有一些道理,但是如果仔细去剖析的话,可能并不尽然。

在甲骨文和其他早期中国文字里面,体现两个人的关系,有很多字,不只是“仁”这一个字。比如说,“从”字,更加明显地导向两个人的关系,在甲骨文原形上看,是一个人跟从另外一个人的概念,一个人为主导,另一个人跟从;另外一个表示人与人的关系,还有“比”字,两人互相攀比、对抗,也有可能比翼双飞,这个字也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;还有在甲骨文中出现的“非”字,也是两个人型,只是方向相反;三个“人”字表达的,也是人与人的关系,三“人”成“众”,不管是简体还是繁体的“众”字。

中国的古代思想里谈仁,核心是讲做人的道理,讲先做人再做事。在这样一个以“仁”为核心的,中国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伦理关系里面,如果只是把“仁”理解成二人之间的关系,可能未免就太浅显了。

近期在准备一个汉字起源课件的时候,查找了很多书籍资料,逐步深入思考之后,有一些新的发现和感悟。我理解“仁”,其实不单纯指向“二人”关系。更多的体会是,“从人从二”中的“二”,是老子所讲的“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中的“二”,这个“二”的概念是指天和地。对应易经的说法,伏羲一画开天,一是指天,二是指天地,三是指人,人又和天(一画)合生了万字(“万”字的甲骨文字形,是“一”和“人”的组合)。所以说,至少三、五千年以前,中国人即已经把八卦的三爻理解为天地人爻,天生地、地生人、人与天又合生万物。老子所讲“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万物”这句话的时间,也至少不晚于孔子时代的。

从这些典故的多角度,再重新来理解孔子讲“仁”,就不只是讲二人之间的关系,孔子讲“仁”应该是指人在天地间行走、奋斗、创造的事情。进一步推敲,“仁”字中的单立人部首,并没有站在天和地之间,而是站在旁边和前面,也就是说,人独立于天地,或者是说人引领天地、引领世界的一种态度和能力!

如果用这样一个框架来理解“仁”字的话,那么孔子讲的“仁”,就有了更加深刻的道理。不只是说亲人、爱人,更多的是承接天地,作为天地中大人风范的领导者,去引领世界、改变世界、带领民众去创造未来,赋予中华文明中生生不息的一种人格和能力!这样去理解孔子的仁,就会发现格局大了很多。再看论语492句的很多思想,孔子谈仁,谈做人做事的道理,其实都是在讲人于天地间的道理。“仁”也是讲,如何顺天应人,如何保持一个好的自然和社会秩序,如何带领他人实现太平盛世的一种关系。

以字义悟道,重新理解“四书”

儒家四部经典,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在南宋时被朱熹编辑为“四书”,成为近千年来,直至新文化运动之前,各朝代科举选才和居隐自修的必需读本。孔子谈仁,孟子谈义,实质上“仁”是“义”的外在表现,“义”是“仁”的内在形式,“仁”和“义”是一件事辩证的两个方面。孔子和孟子都谈到,“仁者如射,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”,孟子继承了孔子所说的“仁”,又把“仁”内化为“义”,强调向内求,“持志、养气”,追求保持正义,甚至舍生取义,发挥了“义”这样一个概念。孟子的学说,发扬了孔子在仁道和仁政上一些大的格局思想,更多是谈对人内心的修炼,人如何保持正义,如何秉持大义,去应对世界的变化来引领他人?以“义”的角度,从内到外的角度上领悟和修炼的一种思想。《论语》谈仁,《孟子》谈义,天地中,秉持大义的大人引领众人前行,“仁”和“义”在这样的格局下,是从两个方向去谈的同一件事情。

下面再看《大学》,四书的第三部书。《大学》即大人之学,成为大人的一种学问,大人的定义,也回到了孔子所谈的人于天地之间,顶天立地,为他人承担责任的人。这个大人,在上古时代,可以是王,也可以是巫。近期参考学习了甲骨蔡先生破译的部分甲骨文关键字,王和巫的造字结构相同,甲骨文中的王和巫很相似;按照汉代大儒董仲舒对“王”字的拆解,王和巫在上古时代都被认为是有能力贯通天地的人;以易经的角度看,王和巫都是打通了天道、地道和人道的人。人、大人、王/巫,都被赋予了中国人所谈的如何做人,如何顶天立地,如何具有独立人格等核心思想所在。所以说,《大学》就是如何成为大人之学。如何成为大人呢?《大学》有三纲,“明德”、“亲民”、“止于至善”。对内,自身要明德;对外,要亲民,爱护、接近其他更多的人。更多的人,是指与大人对应的民众,这些民众是大人的跟随者。如何处理“人”和“民”的关系?“亲民”是《大学》核心思想之一。自身明德,对外亲民,需要持续修正、完善,直到“止于至善”。

《大学》这三纲之下,还有具体的八目。这八个条目即是很多人都熟知的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。八个条目之所以被当代所熟知,一个原因是,这八目虽然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,相传是曾子所著,但是一千多年后引发了宋朝理学和明朝心学又一千年的物心之争。唯物?还是唯心?还是“既不唯物,也不唯心”?我个人猜想,引发参与这场千年争辩的,不只是中国的理论家和实践派,也应该包含过去100年至400年间欧洲的哲学思想家。书归正传,前四目“格、致、诚、正”是明德、是知,后四目“修、齐、治、平”是亲民、是行,前后四目循环往复是止于至善。

想通了《大学》的基本逻辑,不禁感慨,中国历史上称得上理论家大儒的人,有很多,后人在编辑不同版本的儒林列传;但是,过去500年真正理解《大学》要义,并能够实践成功的人,不多。我个人认为,上个世纪能够担当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古人所谈完人三要素的人,只有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人。早年熟读“亲民”古训的毛主席,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,阐述了群众路线、人民战争的概念,并且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地提出、并践行“为人民服务”的理念,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。

第四部书-《中庸》,所谈什么呢?网络查找“中庸”一词,百度百科给的解释,代表着当代人对中庸的普遍理解,“折衷调和的原则和态度”。以孔子“仁”的思想,再细读《中庸》原文,我个人认为百度百科的上述解释,是国人在100多年新文化运动以来,对中庸的最大误解!

“中”,不是指不偏不倚,走中间道路;我更愿意理解为,连中三元的“中”,如何能够找到一种正确的道路。“庸”呢?指平常,一种常态。合起来的意思是,“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,使之成为一种习惯,持续地走下去。” 简要描述,“正确的习惯”。子思在中庸原文中,提及孔子以颜回举例,阐述中庸的定义。“回之为人也,择乎中庸,得一善,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。” 讲的是,孔子称赞颜回用中庸的方法择善,每悟得一个正确的道理,则牢牢记在心中,保持下来,再也不会失去。这段话,也对应了《大学》中所说的“止于至善”,简单概括中庸的定义,“正确地选择,并把正确的事情修炼为习惯性的平常事情。” 简而言之,“正确决策,习以为常”。

现代心理学,在近200年才知晓有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和影响。2000多年前,中国人就在择善中发现了类似的方法,有意识的思考、做出正确决策,然后把决策的结果交给潜意识的习惯。“中”是有意识地选中,“庸”是潜意识地形成习惯。这一“选中,形成习惯”的方法,在《中庸》原文中有明确的阐述,即“博学之、审问之、慎思之、明辨之、笃行之”五步法。这个中国古代“习以为常”了2000多年的方法论,现在仍然不输于任何一种先进的西方战略方法认知论,这一经过“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”之后才做出的“中”、并“笃行”的“庸”,怎么就被当代大多数人理解为“折衷调和的原则和态度”了呢?

以古鉴今,辅补心性修行

综上所述,贯穿起来看“四书”,发现其核心,都是在讲人于天地间,做事、创造和引领他人的道理。“四书”被朱熹归纳编辑之后,以现在的顺序呈现给后世宋元明清士大夫和知识分子。简要概括其核心思想,不仅保留阐述了孔子、孟子的“仁和义”理念;也具体列明了如何成为大人、引领世界,如何修炼自己的内心,保持正确习惯的实践方法论。现在看来,古人2000多年前的思想,仍然有其非常旺盛的生命力。

当代社会,我们做人、做事时会遇到各种困难,面对外部世界带给我们的内心压力时,重读“四书”的部分章句,仍然会有一份拨云见日的感觉!这也让我,在知天命之年,突然间悟懂了二十多年没有理清的道理。作为自己心路历程的一段发现,一个修行里程碑的重要节点,把这段心得记录下来,指导自己继续修行、继续探索... ... 是为记!

关于我们
免责声明
网站首页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豫ICP备2023030568号-2

©2024 清远句子_句子大全 . All Rights Reserved